基地动态

首页 - 基地动态

孙麾、李放为第26期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科研素养培训班学员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5-09-11 浏览次数:

  

   9月6日上午,应山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基地邀请,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孙麾,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部主任李放,分别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科研素养培训班学员作专题报告。报告会分别由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周金龙,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素群教授主持。
   孙麾副总编在报告中指出了当前学术研究中面临的诸如文本研究与现实关联性薄弱、问题意识淡薄、批判方式简单粗暴、创造性不足等问题,并认为在思想竞争的年代,中国学术不能盲目追随西方学术的轨迹,而是要直面中国现实,走中国特色的学术轨道。他还把学术论文分为知识性论文、评论性论文、建构性论文三个层次,并以部分论文为例,对三个层次的论文进行了针对性分析,提出了限制知识性论文、鼓励评论性论文、倡导建构性论文的建议。最后,孙麾副总编认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应该走跨学科方向,不断开拓研究视野,在整合性思维和建构性思维的指导下,介入现实思想斗争、学术研究和社会生活中去。
   李放主任在报告中首先提出了学术与政治是命运共同体的论断,并以大量生动的事例进行了说明与论证。接着,他认为,搞好学术研究要将头脑风暴转化为创新动力,同时结合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实现中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李主任还对学术教条式研究、学术淘宝式研究、学术打井式研究进行了深刻批判,认为学术研究不能从文献到文献,不能避实就虚,也不能简单嫁接、相互裁剪,而是要树立问题意识,在对文献材料扎实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合乎规律的再建构。
   孙麾副总编、李放主任的报告语言精炼、逻辑严谨、思想深邃,贯穿其中的学术方法、学术精神、学术境界,使在座学员深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