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山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基地(山东大学)承办的2022年第一期山东省高校新入职思政课教师示范培训班在济南顺利举行。周向军、徐艳玲等八位高校教授做专题报告,来自全省133所高校的182位教师参加此次培训。

7月9日下午,2022年第一期山东省高校新入职思政课教师示范培训班开班。开班仪式后,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徐艳玲教授围绕热爱、规律、艺术三个思政课教学魅力的关键词,从外源性和内源性发展、推进“知识、方法、境界”教改举措、将教学规律升华为艺术三个方面做了题为《不断探索思政课教育教学规律》的主题报告,提出思政课教学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要坚持理论联系主观实际,契合当下学生的思维方式,让我们的思政课教育和思政课堂眼前一亮。


7月10日上午,《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副编审陈娟高级编辑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主流学术刊物的性质和特点入手,用大量示例总结了什么是好选题、如何选选题以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需要什么样的选题,为大家呈现了一场《谈谈写好学术文章的着力点》的启发性讲座。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周金龙教授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历经的多次机构调整和名称演变、从1952年到2005年高校思政课课程设置历经的七个方案,为大家详细梳理了高校思政课体系不断调整改革、深化推进的历史脉络,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政课课程设置的演变》的主题讲座。

下午,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李海龙教授从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形势、准确判断国家面临的问题、科学确定国家的国际地位以及展望提高改善国家形象的未来外交战略几个方面,结合大量真实案例,深刻分析了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和中国外交战略,做了题为《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开创大国外交新局面——学习领悟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专题报告。

7月11日上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周向军教授从思政课青年教师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现状分析、范围和重点、原则与方法三个方面系统传授了研读经典著作的实践经验,做了题为《关于思政课青年教师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几个问题》的专题讲座,告诫大家为避免形式化低效化之弊,唯有坚持进得去、出得来、用得上,才能提高经典著作研读的实效性。


下午,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稳教授通过对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政课实施教学改革的宏观背景分析、相关政策梳理以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工作进展几个方面,做了题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改革:政策、理念和实践》的专题报告。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秀霞教授围绕高职学生的特点、互动化教学的应用、课堂教学管理技巧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四个方面,通过大量的亲身教学事例为大家呈现了一场《守好一段渠 种好责任田——如何上好思政课》的生动讲座,展示了丰富的教学方式和讲课技巧。

7月12日上午,《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副主编赵付科教授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主要职责和如何提高科研论文的命中率概括为讲好课、写好文、抓好生、利好民,做了题为《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做好科研的几点思考》专题汇报。
至此,2022年第一期山东省高校新入职思政课教师示范培训班顺利结束。虽然培训班时间不长,但老师们提高了认识水平、开拓了学术视野,在共同学习、生活和交流中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并希望在以后教学、科研中继续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