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队伍建设作为系统工程 全方位提升思政课教师素质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工部形势政策与社会实践教研室共同承担。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专职教师56人,教授12人,副教授34人,讲师14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1人。具有博士学位及在读博士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4%。硕士学位的19人,占教师总数的33%。形势政策与社会实践课有专兼职教师112人(主要从辅导员中聘任)。中央16号文件下发后,山东大学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在落实中央16号文件及上级一系列文件精神中,把队伍建设作为系统工程,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全方位提升思政课教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这支队伍在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思想素质以及科研能力等方面大幅度提升。现将相关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制度、经费保障有力
山东大学具有重视思政课教学的光荣传统。现任党委书记
朱正昌
教授、分管副书记
李建军
教授、分管教学的副校长
樊丽明
教授,经常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工作调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为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品德高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强化思政课教学,2008年,山东大学党委出台了诸如《关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
鼓励、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参加社会考察活动,自2005年开始,历年来按人均2000元的额度划拨专项考察经费;6年来,投入经费近百万元。
二、引进与提高相结合,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近两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从国家重点大学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6名。多年来,鼓励支持青年教
师攻读
博士学位、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做研究工作,在职做博士后研究的人数由2007年的3人增加到2009年的9人。
目前已经有一位青年教师通过我校和英国剑桥大学联合培养,取得博士学位,三名青年教师分别于2007年、2008年进入美国、英国等高校作访问学者。
2007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教
师中有
博士学位的10人,占教师总数的17%(另有在读博士8人)。具有博士学位及在读博士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1%。2008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4人,占教师总数的24%(在读博士5人)。具有博士学位及在读博士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2%。2009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21人,占教师总数的37%(在读博士9人)。具有博士学位及在读博士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4%。
三、开展学术交流,更新教师观念
为使教师们获知国内外最新相关信息,学院先后邀请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
家陈占安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
刘建军
教授、中央编译局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所长、政党研究中心副主任、《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主编、博士生导师
季正矩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与研究》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家有特殊贡献专
家梁树发
教授、复旦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
师王凤才
教授、我国著名思想政治教育家、原教育部社科司司长、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
师杨瑞森
教授、云南人民出版社社长杨云宝以及美国鲍灵格林大学(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Ellen教授、英国剑桥大学David lane教授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做报告。
四、发挥学科平台优势,提升教师学术水平
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研工作为先导,采取切实措施,提高综合学术实力。借以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为讲活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夯实学术基础。2003年以来,按照学科建设要求,完成了985一期工程基本建设项目(学校3年投入经费30万),并论证和启动了985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学校3年投入经费70万)。
新山大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实现了硕士点由一个到七个的扩张,博士点从无到有、由一个到五个的突破。2006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2007年获准自主设立“学生事务管理与发展指导”(跨学科)专业的硕士点,并于当年顺利招生。与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相配合,成功申报了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究基地(该基地已通过验收并顺利挂牌,部分老师参与了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统编辅导员培训教材的编写)。由于具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从2008年开始,招收高校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师攻读
博士学位(原招生计划分别为5个,后来有调整和增加)。
几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600多篇,成功申报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2个,获得省级以上奖项8个。
五、开展国内外考察,增加教师对社会的感性认识
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别于2005年4月、5月以及2006年4月派三批共五人次参加由中央五部委联合举办的高校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2005年3次组织部领导、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分别赴北京、上海、武汉、长沙等市的高校学习交流考察;2005年暑期组织教师赴井冈山考察。2000年以来,每年组织一次全体教师参加的国内考察学习。
自2006年以来,多批次组织教师到韩国、越南、俄罗斯进行海外考察,到香港、澳门进行境外考察。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中国“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有了深切的感受。
这些考察,使老师们增长了见识,进一步了解了国情和世情。
六、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学术活动
近两年,参加国家举办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骨干研修班4人,参加山东省举办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骨干研修班8人,参加各教学研究会的培训70余人。参加高校工委举办的教师培训班5人。加上参加校、院两级的培训,总起来看,已参加各级各类层次培训的教师约占全体教师总数的90%以上。
多方筹措经费,全力资助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2007年,学院资助教师参加学术会议的42人次,经费支出141422元。2008年学院资助教师参加学术会议的为53人次,经费支出110745元。2009年学院资助教师参加学术会议的为47人次,经费支出150297元。另外,资助两位老师参加国外学术会议。经费支出约4﹒8万元。
七、加强图书资料建设,为队伍建设提供良好条件
加大图书资料、教学设备购置力度。从购置图书资料、提供现代化设备等方面,改善教师的教学、科研以及个人发展、提高的必要条件。2007年购置图书资料350余册,金额43262.95元;购置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24680元。两项总计为679412.95元。2008年购置图书资料238册,金额54945元;购置服务器、电脑等教学设备36800元。两项总计为91745元。2009年购置图书资料210余册,金额70788元;购置优盘、电脑等教学设备86848元。两项总计为157628元。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继续坚持为全体教师集体订阅《新华文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另为研究生导师订阅《社会科学报》,每年每人报销300元(硕士生导师)、600元(博士生导师)的图书资料费。
总的说来,山东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已经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一名副书记和一名副校长具体抓,党委宣传部、学工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负责,研工部、团委、教务处、社科处等部门直接参与、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提出了建设国内一流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培养国内最优秀的本科生提供一流的思政课教学的发展目标,秉承“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制度创新为保证,以绩效管理为导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目标,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任务”的发展理念,加强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对此,光明日报、新华网、教育部网、中国教育报先后从不同方面作了报道。
尽管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但离党和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我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为打造一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