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4日至9月5日,来自全省110余所高校的238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到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基地,参加为期一天半的新教材培训。
9月3日下午,为了听取各位学术带头人的意见与建议,以实现“十百工程”更好地建设,并为基地新教材培训班做好准备工作,高校工委、思政课教师培训基地特意组织一次座谈会。座谈会在山东大学邵逸夫科技馆第五会议室举行。省委高校工委宣教处刘欣堂处长、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向军教授出席座谈会,徐艳玲、林美卿、杨素群、崔瑞兰、魏红卫、房晓军、文洪朝、魏晓笛等八位学科带头人参与交流讨论。本次座谈会的议题主要有三项,第一是讨论“十百工程”建设问题,针对这一议题,各位与会者都提出了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比如为学科带头人建立“导师指导制”,“协同创新课题攻关”等。第二是讨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开好的议题,与会者针对个人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积累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改善思政课教学工作的意见方法。第三是对培训基地组织的新教材培训班的工作进行精心安排与布置,各位学科带头人将作为教育部示范培训班学员,对本次基地培训班学员进行培训,会中对各位学科带头人承担的任务进行了布置与分配。
9月4日上午9点,本次培训班开班典礼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邵逸夫科技馆报告厅举行。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艳国、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尹作升,省高校工委宣教处副处长刘欣堂,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向军,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韶兴,山东大学宣传部副部长鞠晗,出席开学典礼,典礼仪式由周向军主持。开班式上,首先尹作升代表山东大学致辞,他简要介绍了山东大学的历史与现状,并着重介绍了山东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思政课教学改革进展情况,以及马克思主义学科在学科评比中取得的成就。最后,他对各位与会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预祝该期培训圆满完成。随后,刘欣堂处长在会上宣读了《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全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十百工程”评审结果的通报》。
9月4日上午10点,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艳国为本次培训班作报告。本次报告会主要围绕“为什么要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修订及教学改革”以及“如何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综合改革”两大问题展开。首先,徐司长谈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重要而迫切,指出这是基于教育规划纲要确立的教育改革发展“两基本、一进入”的战略目标,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而决定的。同时,思政课教学改革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新形势与新任务对高等教育提出质量提升、内涵发展、协同创新的新要求,这势必要求推进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综合改革推进。其次,对于“如何推动思政课教学综合改革”这一问题,徐司长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思政课教学改革要与教材改革以及新的教材体系相结合,以新教材为依据,并结合实际情况推动教学综合改革;二是思政课教学改革要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努力在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在意识形态领域正面斗争能力和素质上下功夫;三是思政课教学改革要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将科研精力适当的向教学研究上转移,推动思政课教学科研的发展。最后,徐司长对教育部针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及择优资助项目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9月4日下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向军教授为本次培训班作了题为“切实用好新修订版教材和大纲、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专题报告。报告中,周向军教授首先对教育部社科司关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修订教材和教学大纲全员培训暨举办示范培训班通知的基本精神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接下来,周教授又通过PPT的形式,与大家分享了教育部举办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修订教材和教学大纲示范培训班的培训内容,并对本专科三门及研究生五门思政课教材修订和教学大纲的有关情况作了通篇介绍。最后,周教授就如何用好新修订版教材和大纲、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思考。
9月5日上午,基地邀请徐艳玲、林美卿、崔瑞兰、文洪朝、房晓军、魏晓笛等六位参加教育部示范培训班的专家到基地为学员作专题报告。本次专题报告会分本(专)科教材专题培训和研究生教材专题培训两个会场。六位专家分别就新教材的修订情况和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课堂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等问题作了专题发言,向与会教师传达了教育部示范培训的基本精神和要求,给予参会教师极大启发。本次专题培训使大家认识到,思政课教学需要进一步适应新要求、结合时政时事、继续加强改革创新,不断取得更大进步,为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提供重要支撑。